央行“降息”推LPR新机制 A股影响几何?银行股受益几多?

  17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表示,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

  而就在上周五(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问题等,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的任务目标。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答记者问。

  1、为什么要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答:经过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新的LPR是如何形成的?

  答:新的LPR由各报价行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30分公布,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与原有的LPR形成机制相比,新的LPR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是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原有的LPR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二是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三是报价行范围代表性增强,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到18家。新增加的报价行都是在同类型银行中贷款市场影响力较大、贷款定价能力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较好的中小银行,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

  四是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这样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2019年8月19日原机制下的LPR停报一天,8月20日将首次发布新的LPR。

  3、完善LPR形成机制能否降低实际利率?

  答: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

  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

  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监管部门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对银行进行监督,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

  三是明确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为确保平稳过渡,存量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

  四是中国人民银行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一是促进信贷利率和费用公开透明。严格规范金融机构收费,督促中介机构减费让利。

  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和考核,加强对有订单、有信用企业的信贷支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加强多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多措并举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相关环节和其他渠道成本。

  A股影响几何?

  对资本市场而言,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LPR改革长期利好的是股市中的非金融企业,而债市中的信用债和可转债也会从中受益。

  广发策略:8月16日国常会明确LPR改革方式引导降低实际利率,将有助于广谱利率进一步回落,科技成长风格还将延续。当前A股的两条投资主线分别是:广谱利率下行受益的科技成长股+盈利预期改善受益的新基建和早周期品种。具体来说,在本轮盈利周期中,早周期行业可能分布在:供需格局较优、库存周期底部、分析师上调评级、受益于基建预期的板块——消费(医药生物、食品制造)、成长(半导体)、周期(仪表仪器、建筑)。

  华泰策略:内部环境看,LPR机制形成,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促降息,有望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叠加减税降费等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企业成本费用端压力有望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改善;8月以来,国内长端利率明显下行,创2017年以来新低。配置上,继续推荐科技股+汽车,优选华为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

  国泰君安:曙光初现,关注“信用-ERP-盈利”的中期拐点。当前,全球20多个经济体出现预防式/被动式的降息,而我们在此关键时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此举精准打击了当前的信用分层现象,实体融资利率的下行将带来信用-ERP-盈利的中期拐点。推荐:1)优选风格。看好新型基建发力,通信、计算机等成长风格,看好汽车、家电等低估消费。2)便宜的总能产生收益,兼顾稳健性价比。看好低估值、稳盈利的银行、非银。

  中信建投:LPR新政公布,表明监管层依然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这是坚定不动摇的,对金融机构、企业经营都将产生相应影响;同时借助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来实现降低贷款利率意图,对行业净利润冲击在0.6%以内,但是对经济增长和修复构成正面贡献。建议加仓银行股,依然重点推荐偏零售的银行:招行、平安、宁波、常熟、浦发;中长期重点推荐:招行、平安、宁波、浦发、民生;中行、上海、杭州;常熟、苏农。

  对银行板块影响几何?

  对银行股来说,盈利上整体对中小银行更不利,因为此前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高,利率也很高,这次国常会确定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央行发布LPR,将促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此前银行股因为担心这一利空政策,而近期整体表现低迷,利空消息落地后,中小银行股的股价表现未必下跌。因为中小银行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速普遍不错,新政策下,增速可能有所下降,考虑到估值因素,中小银行整体仍有很大的市场上涨空间。

  中信建投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表示,缩减中间收费、降低贷款利率意味着银行资产端收益下降,而银行负债端同业占比不得超过1/3,未来息差可能会进一步收缩,这些将导致银行利润下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新机制下中小银行原本在定价能力方面较大型银行弱,获取优质客户的能力不足。因此,在配合LPR新机制的组合政策中,可适当采取差异化的手段,给予中小银行定价相对灵活且适度的空间,以确保其逐步适应新规则。

关键词阅读:央行“ LPR

责任编辑:李欣 RF1260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