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资本市场扶贫是中国特色的创新探索

  金融界网站讯  今年是“精准脱贫”关键年,市场化扶贫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产业扶贫也是扶贫模式中的重要组成。5月21日,由中证焦桐与金融界联合举办的“资本市场市场化扶贫生态圈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此次会议聚焦市场化扶贫理念在上市公司领域的发展变化,分享经验、激发创新、联结更多行动力量,各方专家、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代表进行充分交流,共同探寻资本市场市场化扶贫生态圈的要义。

  中证焦桐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在研讨会发言时,创造性的提出了“市场化扶贫生态圈”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解。

  “金融是提高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而金融之于扶贫工作,就是要为这一‘生态圈’带来效率上的提升。”许维鸿进一步解释道,在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中国经济被迫加速由投资型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在这样的形势下,贫困地区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带来消费市场效率的低下,同时也会拉大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差距。

  “因此,扶贫问题表面上是贫困人口的问题,实则是中国经济的问题。”许维鸿说道。

  然而,从当前国内经济、财政的实际情况出发看,中央财政不依靠举债,又要保证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着实难度很大。因此,资本市场的重要性由此得到了凸显。

  “资本市场扶贫在全世界几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探索。在中国‘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中,资本市场扶贫是社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许维鸿表示。

  而针对进一步推广资本市场扶贫模式、扩大资本市场扶贫影响、增强资本市场扶贫成效等命题,许维鸿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结合国内目前城乡差距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他将资本市场扶贫的实践问题分为了三层。

  首先是认识问题。许维鸿提出,大部分贫困县的领导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存在不足,对于如何运用资本市场发展经济处于懵懂状态。很多县区发展经济还停留在招商引资的传统套路上,但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并不高。当然,近两年特别是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县委书记、县长愿意主动跟资本市场专家沟通,愿意跟中证焦桐基金沟通。

  “所以,只有强化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才能实现扶贫工作,以及贫困地区发展的‘弯道超车’。”许维鸿说。

  第二是人才问题。许维鸿表示,贫困县缺少熟悉资本市场的专业人才,是现实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还停留在虚转的状态,深入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还不强,很少有金融从业人员愿意深入到贫困地区,踏踏实实调研,长期为贫困县的发展出谋划策。”他强调,“这方面还需要金融机构培养大局意识,从长远出发,拿出一部分精力深入参与到脱贫攻坚战略中来。”

  第三是协调问题。许维鸿指出,此前,金融服务一般只到地级市一级,而县一级行政区的金融机构则只有个别农村信用合作社。资源协调需要频繁的去现场调研与各方沟通,比如河北阜平县等我们高管去了十余次。所以资本市场扶贫的关键在于,“金融市场能否投入县域经济,真正把产业带到县里,用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发展,从而把潜在市场和扶贫政策切实结合起来。”他说道。

  最后,许维鸿还对中证焦桐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模式参与资本市场扶贫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他表示,自2017年至今,中证焦桐先后深入走访对接50余个贫困县,对接贫困地区食品、畜牧、医药、旅游、设备制造等多个行业近200家企业。中证焦桐在调研中发现,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投资、支持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可以更好地带动脱贫致富。截至2018年年底,中证焦桐母基金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近2亿元,全部投资于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阅读:精准脱贫 可持续发展 许维鸿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