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港股IPO霸气重回全球第一 超八成新股破发难掩尴尬

摘要
今年香港市场以2778.5亿港元重新夺得全球IPO规模第一的宝座,206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其中有170家破发,破发比例高达82.52%,是今年A股新股破发率9.8%的8.42倍。

  金融界《数说》,用数字透视上市公司本质,用数字丈量中国资本市场。

  今年,以小米、美团点评等为首的众多企业赴港上市推动了港股IPO的高潮,与A股凉凉的IPO业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港股IPO重回全球第一

  依据香港交易所今天公布的2018年1月1日至12月14日的市场统计数据来看,今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2,778.5亿元,为2010年以来最高,重新夺回了IPO规模第一的宝座。今年港股上市的火爆与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改革息息相关。

  在今年4月24日,香港交易所发布了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细则,落实了20多年来香港市场的最大上市改革。从4月30日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和未有盈收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它的变动主要有三个方向:1.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2.生物科技此类企业即便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也可赴港上市;3.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也可回归港股。不同股权架构的发行人,相关拟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预期市值需要达到400亿港元,如果市值少于400亿港元,则需要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收入不低于10亿港元。

  受此消息的刺激下,小米、美团、海底捞为首的新经济企业纷纷开启了赴港上市的征程。

  具体来看,今年共有206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其中7月份高达34只新股上市创下了近5年多以来的单月上市新股新高。尤其是在7月12日当天,齐屹科技、英恒科技等8家企业同台敲钟,使得港交所“锣不够用”的段子不翼而飞。

 

  从行业分布上看,以港交所一级行业的分类为依据,地产建筑业、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新上市公司最多,分别为47、45和36家。

  如此多的公司赴港上市自然也会让机构们乐开了花。据不完全统计,丰盛融资有限公司和汇富融资有限公司的保荐公司最多,均有9家,紧随其后的是德健融资(7家)和创陞融资有限公司(6家)。

  超8成新上市港股破发

  虽然赴港上市的大军越来越拥挤,但是投资者的打新收益却十分汗颜。

  总体来看,在206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70家公司破发,破发比例高达82.52%,是今年A股新股破发率9.8%的8.42倍。

  截至12月19日,在香港上市的年内下跌的新股有159只,而A股年度翻绿的股票才刚好凑齐10只。

  而且,在这批破发的港股中,它们的下跌幅度与A股的新上市股票下跌幅度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其中跌幅最大的是ATLINKS,跌幅比例高达82.42%,紧随其后的是欧化和毛记葵涌,分别下跌81.88%和79.62%。在今年新上市的A股中,今创集团(今年最大跌幅的新股)29.47%的跌幅在港股的跌幅榜上都要排到80名之外。

 

  新经济股频频破发

  当然,年度跌幅大不仅仅是新上市港股的噩梦,在A股火过一把的独角兽概念到了港股市场就不灵了......

  比如说,在A股市场上顶着“独角兽第一股”光环的药明康德上市后录得了16个连续涨停,再加上它也是承销商报销最多的新股,投资者和承销商可以说是对它爱不释手,但是到了港股市场,这样的光环就不复存在,它在首日上市就出现了盘中破发的情况。

  其实,在过去三年里,药明康德一直在为重新上市做着很多努力。它从2015年宣布私有化到私有化完成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不久后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私有化后公司一分为三,其中,主做小分子CDMO的合全药业(832159.OC)早在2015年5月挂牌新三板,主攻生物药CDMO的药明生物(2269.HK)2017年6月登陆港股,这两家公司创下了近千亿市值,而主角药明康德作为首批申请回A的“独角兽”短短50天完成了从披露招股书到过会的闪电式进程,2018年5月在A股上市,12月13日在香港上市。只是这一回盘中破发的闹剧,可给药明康德到处敲锣上市的嘚瑟势头泼了一盆冷水。

  至少港股市场上的药明康德是暂时躲过了破发一劫,不过小米集团-W、美团点评-W等就难逃此劫了。

  作为港股市场首家执行“同股不同权”机制的上市公司,小米以询价下限进行定价,但首日开盘后就跌破了17港元的发行价,股价已经较发行价下跌了21%。

  外卖巨头美团在上市前也在竭力“死守”最低目标估值600亿美元,9月上市时估值降到了500亿美元,股价较发行价跌去约37%。

  除了独角兽概念股一地鸡毛外,生物科技类的新股也难以幸免,比如年内首发价最高的百济神州-B首日收盘就低于发行价108港元/股以及歌礼制药-B上市后股价遭遇“腰斩”等。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解释称,新股破发是“自然现象”,今年的明星新股受到港股市况、市场需摸索合理定价等因素所拖累,并重申了投资新经济公司的新股要谨慎的观点,投资它们不可能包赚不赔,这些公司的经营风险高于传统公司,股价波动性大,需深入研究它们的基本因素。

  新上市仙股当道

  虽然说超过8成香港上市的新股破发,但是也有一些新股在年内获得了不错的表现。

  从年度涨幅榜前十的股票来看,这些涨幅居前的新股发行价都非常低,发行价都没有超过1港元。

  具体来看,年度股票实现翻倍的有四只,分别是ISP GLOBAL、荣丰集团亚洲、聚利宝控股和广骏集团控股。其中ISP GLOBAL首日便上涨了95%,并且在今年4月以后开启了一路高走的态势。聚利宝控股则是在上市后一个月一直保持着高涨的走势,之后便在高位维持震荡。据公司资料显示,这两只股票都是来自新加坡的股权高度集中的小盘股。

 

  虽然这些新股的涨幅确实让投资者垂涎三尺,但是相比于恒生指数年初至今13.39%跌幅的背景下,123只新股未能跑赢指数的现状才是最让投资者所担忧的。对于明年的香港新股市场,德勤认为会有约200只新股上市,融资规模在1800-2300亿港元之间,到时候它们是继续像今年这样颓废还是重新崛起,恐怕只有时间才会告诉我们答案......

  【相关阅读】:2018年A股IPO:11省颗粒无收 中金成最大赢家

关键词阅读:IPO 港股 破发 新经济 独角兽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