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投行改革促结构优化 抢抓科创板战略机遇

  金融界网站讯 在年底的这个时候,2018年“券业寒冬”的“称号”已经被正式叫响了。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中旬,国内券商投行业务中,实现主承销收入合计仅为65.55亿元,同比下滑了62.66%。其中,在IPO首发方面,承销收入更是下滑64.86%,甚至在今年又新增了20家券商投行,在IPO业务中全年“颗粒无收”。承担着巨大的业务压力,券商投行,特别是中小券商,在生存发展第一前提的驱动下,纷纷开展了机构、业务改革,主动拥抱资本市场的新变化与新形势。

  作为中小券商代表,国海在2018年遇到了不少的挑战,可以想见,这也成就了其强烈的改革动因。事实上,国海证券也正是国内券业最早的改革实践者之一。此次,金融界专程邀请了国海证券副总裁燕文波,就国内投行业务现状与发展,及国海证券自身改革实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头部效应”至中小券商承压 国海证券开启“大部制”改革

  据燕文波介绍,早在去年年底国海证券就主动启动了投行新一轮改革方案的设计工作。随着今年7月份,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结合此前监管机构下达的全面整改要求,以此为契机,国海证券正式推出了投行改革方案,目前正在有序实施中。

  谈到改革的必要性时,燕文波表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较前几年变化显著,随着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投行业务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头部效应”趋势明显,中小型券商业务承压。

  “因此,本次改革是国海投行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里程碑,既顺应了新的监管形势和要求,也是国海投行模式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投行业务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燕文波提到,今年以来,国海证券投行业务克服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权益业务方面,在IPO审核趋严、节奏放缓的情况下,作为主承销商完成了两单IPO项目,两单再融资项目。同时,完成了两单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项目,业务规模和数量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在谈到这一轮投行改革中最大的特点时,燕文波总结表示,国海证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简单说就是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加强了后台管控。”

  燕文波进一步解释道,国海证券以加强业务集中统一管理和更好为客户提供服务为出发点,将原小团队业务模式调整为集约化集中统筹管理,从以往对小团队进行收入考核转变为按利润核算。公司撤销了原有的14个业务部门和分公司,其中9个股权部门合并为权益业务总部,5个债券部门合并为固定收益业务总部。

  在中后台方面,国海证券也加强了集中管理,加大了对业务的管控。销售方面,强化对发行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加强独立性;建立健全公司债券受托管理制度及内部操作规程,成立专门的督导部门,承接所有债券的存续期管理工作,增强专业性。内控方面,建立三道防线,从人员配置到流程管理、底稿管理等全面强化,同时借助信息科技手段,搭建了工作底稿系统、债券存续期管理系统等智能管理平台。

  特别是在风险内控方面,燕文波重点谈到了以“三道防线”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他表示,国海证券结合《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的具体要求,完善“三道防线”的建设。具体来讲,就是“归位尽责,业务部门尽责履职,严守‘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加强对业务全流程环节质量控制,保证项目质量,强化‘第二道防线’;有效补充内核人员,全面加强内核独立性和有效性,设立单独对口投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加强合规、风控、内核、稽核的‘第三道防线’。”

  团队为先 优化激励结构与执业行为管理并重

  但凡从事资本市场相关工作的,或与券业圈有所交集的,这段时间打开微信朋友圈,应该都能看到不少关于“投行减薪裁员”、“从业者转行”等话题的段子。这种苦涩之下的集体自嘲,也折射出了投行从业人员当前的艰难与迷茫。

  而国海证券在改革中,却更看重作为核心资产的员工与团队,甚至提出会“提高固定薪酬”。燕文波对此表示,“国海证券本次投行改革结合监管要求和公司特色,由‘按收入考核’改变为‘按照利润进行核算’,提高固定薪酬,对激励结构进行优化。”

  此外,国海证券还完善了风险准备金和奖金递延制度,及时更新奖金递延人员名单,合理确定递延比例。与此同时,在激励机制上因势利导,鼓励优质项目;在对业务团队的考核中,设置合规和执业行为规范指标,将考核结果运用到绩效薪酬中,平衡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

  与激励制度相对应,国海证券同时加强了员工的执业行为管理,作为风控的制度支撑之一。燕文波指出,“与国外先进的投行相比较,内资券商在员工执业行为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待改进和待加强的空间。”而国海证券的具体提升举措则包括,“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员工执业行为进行合规监测、并严格根据制度要求加强跨墙管理及保密管理、对办公空间进行物理隔离、对信息系统进行隔离。同时,各业务线均设有合规管理人员,通过执业行为监测、客户回访等手段,监督员工执业行为的规范性,督导员工合规执业。”

  积极备战科创板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2018年底最重要的新闻,科创板及注册制的发布,自然也吸引了国海证券的关注。燕文波认为,这一信号的出现,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将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而投行业务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在这一判断下,国海证券也将科创板视为下一步业务开展的战略机遇。“当前正值科创板发展的机遇期,公司也抓紧机会正在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同时做好人员和项目的储备工作。”燕文波表示。

  据燕文波介绍,在布局科创板业务的过程中,国海证券正在加紧相关工作的筹备。其中主要包括了3点:成立了以公司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储备小组,明确分工,加大储备;对现有存量客户进行梳理,对照科创板的相关要求储备后备上市企业,先期开展改制辅导、规范营运等工作;加强与各地科技园区、知名PE机构等的对接工作,深挖科创板资源。

  作为创业板第一批上市企业的保荐机构,国海证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对科创板这一新兴事物的制度设计等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比如,燕文波提出,科创板与新三板创新层和创业板要实现差异化发展,不要有太多的重叠和竞争,尤其是不能与创业板展开太多的竞争,避免交易所之间同质化发展,浪费资源。

  同时,燕文波还表示,在交易制度方面,建议科创板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放开涨跌幅限制。但由于允许未能盈利的企业上市,这类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其投资风险要远大于创业板。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建议实施投资者适格制度。

  另外,燕文波还提出了如科创板放开“同股不同权”制度、完善科创板退市机制,以及提升科创板审核效率等建议。

  “对于券商投行而言,科创板的推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理解科创企业的商业逻辑和成长潜力,如何完成尽职调查,如何辅导规范,如何定价发行等都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燕文波如是说道。

关键词阅读:国海证券 科创板 投行 改革 风险内控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