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满月:30道令牌雷霆出击 3000亿纾困基金遍地开花

骂和救市历来是证监会主席的“必修课”。

1992年,“8.10”股票认购舞弊事件催生了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上任第一句话就极具前瞻性,“股市下跌快了,下面有意见,怕被套牢;股市上涨快了,上面有意见,怕影响社会安定;不涨不跌,上下都有意见,人家会说您办的不像市场。因此永远都会有意见。”看穿了一切的刘鸿儒,将证监会主席比喻成“火山口”。

1993到1994年,沪指从1558点跌到325点,刘鸿儒推出了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救市政策”,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三大措施尽管落实不畅,市场反应倒非常积极,这也为后来的历次救市提供了“范本”。

过去的26年里,火山口上的证监会主席换了八任,无论是挨骂还是救市,在刘士余这里都到达了一个顶峰。

1

2018年10月19日,A股开盘前突然刷屏,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央行行长易纲、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齐声喊话A股,提振市场信心,随后副总理刘鹤再次力挺中国股市。“金融F4”振臂一呼,轰轰烈烈的救市全面拉开了大幕。

在此之前,A股经历了一轮1000多点的调整,沪指创下4年新低,千股跌停再现,1400家公司市值不足30亿,最低的只有2.65亿。最致命的是股权质押地雷,万亿市值跌破平仓线,600家公司遭遇危机。汇市也不省心,美元兑人民币突破 6.97 关口,创了 10 年新低。

彼时,一位监管层人士与小编交流时,用了系统性风险一词,并预言逆周期调控将纷至沓来。

复盘过去的一个月,救市令牌比历次来得都多。国务院、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地方国资、央行、保险、券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连续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民营企业座谈会,领袖说民企也是“自己人”,于是“救市总动员”来到了高潮。

国资纾困基金遍地开花,央行易纲射出民企融资“三支箭”;银保监会郭树清开了民企贷款“125”药方;财政部刘昆高喊要为民企减负1.3万亿;连司法部长傅政华(原公安部副部长)都加入了救助大军,对民企一般违法行为要以教育为主,不能一味处罚,司法部瞬间笼罩了一圈教育部的光芒。

当然,最忙的还是刘士余,他要参加民企座谈会,学习顶层精神;要参加分析师座谈会,帮助解读政策;要参加券商座谈会,督查工作进展;甚至还要参加股民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他还带队奔赴安徽,组织40余家小微企业和18家金融机构召开多场座谈会。

他领导下证监会,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周末也不例外,一个月来推进公司回购,松绑并购重组,减少市场干预,平反救市主力(中信证券),一共发布了50条政策消息,忙得一度写错了金稳委的全称。

2

救市不是耍流氓,真金白银少不了。

地方国资成为急先锋,深圳打响了第一枪,数百亿驰援本地上市公司,北京很快跟进,最高规模300亿,接着是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南...不完全统计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救市之火燎原全国。

金融机构历来是救市的中流砥柱,这次也不例外。

全面救市一启动,央行就送出大礼包,对民企信贷进行倾斜投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1500亿元,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民企贷款纳入银行MPA考核。

随后郭树清放出“125”大招,“宇宙行”被指在上次救市中只喊口号不行动,但最近不到一个月已向多家民企提供近百亿融资支持。民企春风满面,银行似乎一夜入冬,二级市场上,走上前线的各大银行则全部卧倒,一天蒸发2000亿。

冲锋陷阵的还有保险,中国人寿率先响应郭主席号召,200亿专项产品化解A股质押流动性风险,太平、人保、阳光、新华纷纷出牌,5家机构派发780亿元纾困资金,而这还不是全部,平安、泰康等也在路上。

救市的大赢家券商自然也没闲着,在协会的号召下,11家券商设立11只证券行业支持民企资管计划,简称“双11”大礼包。(备注:地方国资+保险+券商纾困基金不完全统计超过3000亿)

3

一轮逆周期的猛药之后,A股活了过来。恒立实业创纪录14天13板,成为A股史上“妖王”;券商股集体涨停,韭菜们又看到了牛市的盛景;连被宣判了死刑的*ST长生,活生生轰出7个涨停。调皮的创业板做了总结,打出了“1314.94点,涨5.20%”的盘口,寓意“一生一世救市,我爱你!”

金融去杠杆时,一天一个新规,到救市的时候,一天两个政策,很多政策就跟A股一样,说变就变。

今年初,证监会严控借壳,IPO被否3年后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到了救市,3年缩短为6个月;去年初,最严定增新规发布,设了18个月融资间隔,到了救市,有条件缩短至6个月,并且放宽募资用途。

“特停”、“窗口指导”、“暂停交易”曾是刘士余监管市场炒作的绝招,A股有名的盘口语言“641”、“748”即诞生与此,到了救市,这一切也成了历史,于是有了恒立实业、市北高新...

不光如此,小编获悉,在11月8日的“首席经济学家座谈会”上,刘士余为宝能平反,澄清了“妖精论”,报道对号入座不准确。

认错的还有央行行长易钢,他说,前期一些政策制定考虑不周、缺乏协调、执行偏离,强监管政策效应叠加,导致了一定的信用紧缩,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今后,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要吸取相关经验教训,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和强监管、稳增长的平衡性。避免“一刀切”,便于企业适应调整。

随后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去杠杆防风险不见了踪影。

4

在股市崩溃中,监管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2010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逆周期调节,必要时向系统内添加一些负反馈,以打破市场的一致性预期,从长远角度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早在证监会主席任职时,周小川就意欲打破A股中国特色,他说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

不过这么多年来,预期一直没有打破,于是A股上个月还在ICU,这个月就到了“天上人间”。价值投资去年好不容易蔚然成风,今年就黯然失色。

投资者一次又一次跟“有形的手”对赌,一次又一次得到了“糖果”,一年又一年后彻底变成了投机者,上市公司亦如此。救市本是为了缓冲系统性风险,让市场缓慢地出清,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A股要想出现走得远、走得稳的健康牛,不能指望每一次暴跌,都由政府兜底,而应该立足长远有效的制度。化疗无法治愈病人,还有副作用,根除病灶,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健康之道。

救市满月,时光逆流,A股又回到了熟悉的从前,下一次狼会来吗?

关键词阅读:救市

责任编辑:金明正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