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驰援重金纾困 怡亚通们绝处逢生

hqt_00

  [摘要] 截止2018年10月17日股票过户给深投控之前,怡亚通控股质押的股票数量下降到3亿股。

  “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进行帮助甚至重组,是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可以退出。”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国资委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计划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体制。另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深圳国资首批100亿元驰援上市公司名单已经确定,而且仅仅是首批资金。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002183.SZ)等上市公司也因此迎来转机。

  “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虽然控股股东发生了变更,但一切都是按照此前的计划有序向前推进。”怡亚通证券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吞噬资金

  在2007年底取得上市公司身份之后,B2B供应链巨头怡亚通张开了血盆大口,开始肆无忌惮地吞噬资金。

  根据万德统计,上市以来截至2018年8月31日,怡亚通通过股权再融资,从资本市场卷走了18.6亿元。间接融资方面,如果按照增量负债计算,融资额达到199亿元,而如果按照筹资现金流入的口径来计算,间接融资额则高达2267.8亿元。

  在其上市的2007年,怡亚通的负债合计为54亿元,此后迅速攀升,到了2010年突破100亿元,尤其是自2015年之后,负债规模迅速扩大,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351亿元。

  相比起来,怡亚通给市场贡献的净利润却非常微薄。200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160亿元,到了2017年底为6亿元左右。上市10年以来,累计贡献净利润31亿元左右,累计现金分红仅为9.7亿元左右。

  怡亚通目前的财务状况同样令人担忧。

  根据2018年半年报,一方面,公司负债合计351亿元,资产总计44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另一方面,在公司资产当中,存货高达93亿元,其中几乎全部是库存商品,另外还有133亿元的应收票据和账款,而应付票据及账款仅有80亿元左右,差额为50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扣除库存商品和应收应付的差额,公司实际上或许已经步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怡亚通还有巨额的担保。

  截至2018年6月30日,怡亚通的担保额度总计高达551亿元,其中大部分是与关联方发生的担保,总计达到449亿元,另外还有102亿元的对外担保。

  自救无望

  在2018年10月18日之前,怡亚通的第一大股东始终是深圳市怡亚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控股”),实际控制人为周国辉。

  怡亚通控股从2010年前后开始对手中的股票进行质押融资。刚开始时,怡亚通控股仅拿出手中10%的股票进行质押,但此后的赌性却越来越大,股票质押的数量越来越多。到了2013年2月,这一数字已经占怡亚通控股所持有股票的1/3。

  到了2018年7月前后,怡亚通控股已经把手里74%的股权进行了质押。当时,其持有怡亚通股票总数为7.67亿股,质押的股票数量为5.67亿股。

  怡亚通曾经是2015年牛市的明星股票,股价曾在2015年5月达到惊人的75元/股左右,但此后连续下跌,目前股价仅为5元/股左右。

  业绩也掉头直下。2013–2015年,怡亚通每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保持在55%之上,但到了2016年却突然掉落到5%,2017年为15%,到2018年半年报时仅剩下3.6%。

  连续的股价下跌加上业绩不振,让怡亚通焦头烂额,急需资金解渴。而从公告来看,怡亚通做了许多挣扎。

  2018年4月,怡亚通宣布要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将公司的应收账款转让给某个专项计划,并从其换取相应的资金。首期的规模为10亿元,专项计划的管理人为网信证券。

  网信证券1995年成立于沈阳,2018年4月刚刚搬入深圳的皇庭中心办公,上半年曾在深圳招聘,作风激进。

  而为了挽救股价,怡亚通在今年7月发布了回购股票的预案,宣布要以不超过每股9元的价格,用2000万–4.5亿元的资金回购股票。但到了9月,公司又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实施回购。

  怡亚通也曾尝试进行定增募集资金,但公司在6月宣布该定增计划搁浅;此外,怡亚通还曾在2018年2月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国资成控股股东

  转机发生在今年8月,怡亚通等到了强有力的援军。

  根据怡亚通公告,8月13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通知怡亚通,已经完成了对怡亚通的尽职调查,并且原则同意推进股权交割,以及向公司继续支付股权转让款。深投控为深圳重要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

  8月22日,深投控对怡亚通的第一笔增援过户完成。在第一笔交易中,深投控以每股6.45元的价格,收购了怡亚通2.8亿股的股份,向怡亚通控股支付了18.2亿元的现金。

  实际上,早在2018年5月15日,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怡亚通控股与深投控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并与2018年5月31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之补充协议》。

  在这一笔交易完成后,深投控成为怡亚通第二大股东,股权占比为13.3%。

  9月9日,第二笔交易合同签订,具体为,深投控以每股5.5元的价格,收购怡亚通1.06亿股的股份,并且向怡亚通控股支付5.84亿元的现金。交易完成之后,深投控对怡亚通的持股比例将达到18.3%,取代怡亚通控股,成为怡亚通的第一大股东。

  在上述信息发布后的第二天,怡亚通原财务总监冯均鸿宣布辞职,董事会聘任莫京担任新的财务总监。

  10月19日,怡亚通发布公告称,此笔交易的股权过户完成,深投控持有公司的股票总数增加到3.88亿股,股权占比18.3%,怡亚通控股持股数量下降为3.79亿股,股权占比为17.85%,变为第二大股东。

  更多的援军随即而来。10月16日,怡亚通与工银投资签署协议,工商银行(港股01398)把怡亚通列为“总行债转股合作客户”,工银方面将拿出30亿元参与怡亚通的债转股计划。

  债转股是工商银行服务民营经济、防范和化解企业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10月中旬,工商银行与23家民营企业签订了“总对总”的合作协议,其中,除了怡亚通,还包括康美药业、协鑫集团、晨鸣纸业(港股01812)等。

  在援军的支持下,怡亚通控股的窘境有所缓解,并且陆续解除了数笔股权质押。

  截至2018年10月17日股票过户给深投控之前,怡亚通控股质押的股票数量下降到3亿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从4月的74%下降到62%。

  “深投控入股后,对公司经营管理没有任何插手,还是维持原来团队的经营和管理,所以也不会对公司战略、经营等造成影响。”怡亚通证券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多地政府驰援

  实际上,自今年6月以来,除了怡亚通,深圳国资委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还救助了英飞拓、科陆电子、梦网集团、英唐智控等上市公司。

  而深圳市此次的纾困计划,具体来说,是由深圳市高新投等政府资金管理机构,通过贷款的形式,给予上市公司股东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减少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引发股权质押爆仓情况。

  贷款的利率也更加温和。据媒体报道,专项资金利率不超过9%,并且对于贷款人提供的股票抵押,给予比市场更宽松的条件,股权质押率为6–7折,能帮助贷款人获得更大的信贷额度。

  在这一场驰援行动中,多地政府陆续加入。据报道,10月18日晚间,东莞市政府金融工作局回复媒体采访时称,针对当前部分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问题,“我市(东莞市)有计划成立上市莞企发展投资基金”。

  10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宣布,将拿出一整套支持上市公司的方案,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股权质押的救助是市场行为,为的是缓解股市下跌过程中强制平仓的风险。对于企业股东来说,要吸取之前的教训,防止盲目扩张。对于政府和监管机构来说,一方面,要防止大股东的道德风险,防止类似贾跃亭这种清仓式质押、套现后跑路;另一方面,也要出台配套措施,以防止股票爆仓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所所长董登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关键词阅读:亚通 英唐 智控 上市公司 应收账款转让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