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开启 银行理财面临结构规模全面调整

  在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的近半年间,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着结构与规模的双重调整。9月,受央行管理货币供给总阀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政策影响,流动性压力较前期有所缓释,促使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小幅下行。而由于老产品的压缩,新产品的推出尚需时日,所以10月银行理财发行量预计将会进一步减少。

  融360发布的《2018年9月银行理财市场分析报告》显示,9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8%,比8月下降0.09个百分点,为一年以来的最低值。这已是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7个月下跌。业内预计,到2020年底,保本理财将逐渐退出市场,被更多的结构性存款所代替,如何设计产品、实现净值化转型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挑战。

  10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提到,进一步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参照其他资管产品的监管规定,不在《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设置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等规定,进一步明确银行理财向银行资管子公司转移的指导。

  保本理财渐进式退出

  实际上,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新规”)的指导要求下,眼下的银行理财市场已经迎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走访中记者发现,收益率走低、固定收益产品额度变小、调降理财销售起点金额在目前的银行理财市场早已屡见不鲜。“很多客户不愿意相信保本理财会消失,但事实就是这样,在售额度相比之前大幅减少,直到没有,让投资者慢慢去适应。”一位营业部银行理财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理财新规的落地将加速银行市场向真净值、真资管方向转型,而为金融普惠,在部分银行,下调投资门槛不止银行理财还有结构型存款。作为未来保本理财的接棒者,结构性存款在今年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中资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共10.02万亿元,超过10万亿元大关,较2017年底增长了43.84%。

  虽然理财新规提出,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部分城商行暂停发售结构性存款。但据融360不完全统计,9月份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86%,较8月份上升了0.06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02%,收益仍在不断向当下的银行理财靠近。

  盈利由息差转向管理费

  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银行理财的资金投向和运作方式也受到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曾经的银行理财合同表达含糊、晦涩难懂,如今会否有所改观?据记者了解,随着对信息披露管理的严格,目前银行对银行理财的披露越来越规范,但仍以披露投资方向和百分比为主,与以往差异不大。

  “目前各家银行对资金投向的披露以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为主,统一标准会披露类别,具体程度可能有不同,但参照G06报表,对监管的披露是穿透式的。”兴业研究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孔祥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在他看来,银行资管子公司落定运行后,未来更高的信披要求或将参考公募基金的形式,对股票、债券等标准化金融市场工具披露会相对充分,但对难以标准化的非标产品,如信托、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信贷收益权等,完全穿透仍有难度。故后者将主要面对私募属性的客户发行,以实现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的匹配。

  通过比照多家银行在售理财产品说明书记者发现,当下主流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仍以投资方向和范围比例为主,尚未真正穿透式披露具体投资的产品或操盘手。

  “非标准化的产品,如果是银行代销的信托计划会根据合格投资者要求和相关规定,严格具体披露到产品细节,但这不属于银行理财的范畴,纳入银行理财产品投向的信托计划有些是善意通道类的银信合作产品,属事务管理型,不会披露那么细,但非标严禁错配、必须匹配是肯定的。”一位资深银行信托业务负责人表示。

  “未来的银行资管子公司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会更加严格,产品将会以标准金融资产为主,非标金融资产为辅,对流动性的匹配程度也会更加严格。银行理财以前赚的是影子银行的钱,包括资金池期限风险错配等,比较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本质是市场化利率水平),本质是赚息差;未来将回归赚管理费的资产管理本源,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要考验的是资产端的投资能力、产品的丰富程度、渠道的粘性三方面。”孔祥指出。

  理财子公司开启意见征集

  伴随《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发布,业内认为,《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为理财新规的配套制度,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共同构成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理财未来的实际操作也将更加明确。

  在出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同时,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同时,也有利于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符合资管业务特点的风控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

  业内表示,由于未来银行理财将纳入银行资管子公司管理,所以子公司的运作落实与规定要求将对银行理财乃至整个资管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