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回应工业富联市值缩水:转型关键期 不关心股价

摘要
郭台铭回应工业富联市值缩水,强调“我对公司百分之一百有信心。”他表示,科技产业正发生结构性与商业模式的转变,当全球化竞争打破国家疆界,软硬体结合趋势越发明显,鸿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企图从单纯的制造业转型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6月22日,鸿海集团于台北总部召开股东会,董事长郭台铭亲自担当主持。其子公司工业富联(601138)于A股上市以来,从6月13日收盘价25.7元/股跌到22日的18.8元/股,市值蒸发超过1300亿元,作为A股第一大科技股,对比上市前的风光,如今却投资人称为“资金绞肉机”。

  不仅工业富联表现令人存疑,鸿海去年营运状况也不甚理想。

  2017年,鸿海营收突破一万亿,年增长率7.9%,虽然创下成立四十四年新高纪录,但毛利率仅有6.4%,不如2016年的7.3%,营业利率更是只有2.3%,每股税后纯利则为8.01元,跌到六年来最低点。

  鸿海总裁郭台铭该如何挽回颓势,这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郭台铭仍在股东会上强调,“我对公司百分之一百有信心。”他表示,科技产业正发生结构性与商业模式的转变,当全球化竞争打破国家疆界,软硬体结合趋势越发明显,鸿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企图从单纯的制造业转型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往后这五年对公司很重要,我不会退休!”今年六十八岁的电子钜富郭台铭以此为理由,避谈台下股东提出的接班人问题。

  当投资人质疑工业富联股价表现不如预期时,郭台铭显得信心满满,他仅回复,作为鸿海的领导人,自己想的只有公司长期发展,“股价现在多少钱,我都不晓得。”

  郭台铭称,之所以锁定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十年战略,是因为认为实体经济加数字经济正是中国当前的首要战略。他还引述赛迪智库的报告说,到2025年,工业物联网产值将达八十二兆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他特别指出,为强化集团内部转型意识,所有员工必读华东师范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一书。

  只是,转型总非一蹴而就。鸿海作为一艘年营收破万亿、数十万名员工的“航空母舰”,“我们转型的引擎已经发动,但过程中需要时间。”他预估,从上市到有所产出,至少需要三年,预计最快二O二O年,工业富联等相关投资就会有所收获。

  鸿海眼前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海量数据转换成有效数据,从中产生洞察,进而变成支持决策的依据,最终为公司带来价值。

  如果鸿海想学GE,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中国版的“Predix”,用于侦测定位资料,提升数据搜集与分析效率,在分析人士看来至少还有两大难关。

  如何从制造业的硬件思维,转变成工业互联网所需的服务思维,后者和鸿海本业差异极大,投资人因此保守看待,“外界很难看清楚他(郭台铭)实际想怎么做。”一位观察鸿海超过十年的国际级券商首席分析师坦言。

  从制造业向工业互联网转型需要时间。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德国西门子。为了从卖硬件变成提供智慧制造服务商,这家公司至少花了十年时间,期间更换了新CEO、大举裁员,成果才逐渐显现。过去五年,西门子股价大涨逾47%,从2013年到2017年税后净利增加了40%。

  长期以来,鸿海采行利润中心制,各事业单位自负盈亏,员工奖金直接和业绩表现连动,赏罚分明。然而,工业互联网要能产生效益,不同部门之间必须先相互串联,整合各项数据,负责软件运算和硬件制造的单位才可能合作。鸿海旗下有十二个事业单位,短时间内要他们放下各自利益和分歧,携手合作,并非易事。

  即便连郭台铭自己也深知,鸿海正展开成立以来最大的转型,挑战艰巨。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艘乘载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大客户,足以影响全球科技业发展的航空母舰已经没有退路。

  如下是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的演讲内容,(全天候科技整理,略有删减):

  过去一年,科技业正发生结构性与商业模式的改变,全球化竞争打破疆界,软硬结合趋势越发明显,面对高度竞争环境,我们集团也在全体员工努力不懈之下,合并营收再创新高,位居财星(Fortune)全球500大企业第27名,我们一直提升研发经费,在美国一家机构科睿唯安也分析,在2017年全球百大创新机构中,鸿海首次进榜。

  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基本上还是向上成长的格局,但是受到美国税改、通膨,欧元升值等因素,以及中国经济调结构的影响,IMF预测,经济增速将放缓,加上科技产业生态结构快速变迁,都是今年需要面对的挑战。

  因应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加快全球布局,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实际运用,协助集团转型成科技平台公司。

  从现在起的三年,将是鸿海集团走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准备年,公司将以实体经济为核心,首先布局的三张网是:智能制造网、健康互联网、资讯安全网,以这三张网为竞争力,以“云、移、物、大、智、网”加机器人为战略方向,以“人流、技术流、讯息流、过程流、物流及金流”产生的大数据为基础,迈向万物互联的智能制造与智能社会。

  我下礼拜就要到美国去,最近我待在美国的时间比较长,我们要到美国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全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同仁学习相关技术。

  鸿海发展工业互联网一定是个对的方向,虽然转型需要点时间,但全世界的网路公司现在都在转型,为什么他们要去买线下实体店?互联网跟实体经济的结合,才是未来发展重点。

  尤其是制造业,这些跟我们公司发展的方向、申请的专利都有很大关系,方向都是对的,转型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挑战,全看你现在要求质的成长?还是求量的成长?我认为现在是在打基础。

  制造业加互联网,实体经济加数字经济,是未来全世界行业与行业之间、国与国之间非常重要的经营实力角逐战争。

  十年前,美国、中国现在这些网路巨头,也是模模糊糊趁势而起,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我认为是工业互联网的时代,过去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像微信,后来有亚马逊、阿里巴巴,他们做的是人与事的通讯,将来任何的产品一定都需要制造,网路经济再怎么发达,不可能没有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人与事跟物之间的通讯,让万物串连。

关键词阅读:郭台铭 富士康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