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市值犹如坐过山车 整顿后的重庆啤酒何时迎春?

  今年是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啤酒”,600132.SH)成立60周年。这60年来,重庆啤酒从建厂之初年产啤酒200千升的地方小厂,已经成长为年产啤酒近100万千升的上市公司。

  目前,重庆啤酒是中国西部领先的啤酒公司,也是《投资者报》“A股十年”系列报道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在过去十年间,重庆啤酒的市值变化犹如过山车,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这背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公司又是如何进行市值管理的?

  另外,近一两年来,重庆啤酒的业绩有所好转,也一直在推进高端化发展战略。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啤酒公司都在往高端化发展,而重庆啤酒又将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就上述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多次通过邮件、电话联系重庆啤酒相关人士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任何回复。

  市值如坐过山车

  据了解,重庆啤酒的前身是重庆啤酒厂,创建于1958年,已成为重庆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公司1997年10月30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2013年,全球第三大啤酒商、丹麦嘉士伯集团经过多年的增持,以60%的持股比例成为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重庆啤酒由此正式成为嘉士伯集团成员。

  不过在A股市场,令重庆啤酒一度成为明星股的并非啤酒产业,而是曾因乙肝疫苗项目名噪一时,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热捧的标的。凭借这一光环,重庆啤酒曾在2011年创下近400亿元的市值,股价曾高达82元/股。要知道,这一市值堪与彼时的青岛啤酒比肩;而同时期燕京啤酒的市值仅为重庆啤酒的49.35%(以2011年11月25日收盘价计算)。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乙肝疫苗曾造就重庆啤酒在A股市场的辉煌,但该项目的失败也一度成为重创重庆啤酒的“黑天鹅”事件,股价连续跌停,众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至今仍心有余悸。

  查看重庆啤酒过去十年的市值变化可以发现,乙肝疫苗风波可谓是公司市值剧烈波动的最大诱因,风波逐渐平息过后,从2014年至2016年期间,其市值都仅在100亿元之内。即使在近两年大消费类股票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股价表现远远优于大市的情况下,重庆啤酒截至今年6月14日的总市值也仅为144.03亿元。这一市值与重庆啤酒辉煌时刻的400亿元比起来,少了一大半。

  针对市值变化如同过山车般的现象,重庆啤酒如何看待?公司又是如何进行市值管理的?公司方面并未对此做出任何答复。

  整顿后的重庆啤酒

  重庆啤酒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1.76亿元,同比下滑0.64%;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增长82%。这已经是重庆啤酒自2015年起连续两年收入减少。

  而从公告数据来看,重庆啤酒收入之所以持续下滑,主要是中档及低档产品销售收入下滑,高档产品销售呈现上升状态。

  2017年,重庆啤酒的高档、中档和低档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94亿元、21.6亿元和4.29亿元,高档产品同比增长8.42%,中档、低档产品则分别下降1.81%和2.07%。

  重庆啤酒在年报中称,2017年在嘉士伯集团“扬帆22”战略指引下,公司继续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高端产品持续增长,中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结构占比持续提升。

  那么,重庆啤酒接下来是否会继续缩小中低档产品的规模?此类产品收缩后,高端产品能否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目标?对这些问题,公司层面并未作答,其战略调整的效应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重啤的春天来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针对盈利能力较弱、投资回报不足的主流和低档产品系列,重庆啤酒进行了缩减和替换升级。同时,公司还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关厂、计提减损动作。

  据悉,重庆啤酒的不良资产剥离基本在2016年内完成了大部分,正是这一系列亏损资产的处置,重庆啤酒才能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盈利。

  因此,近期有观点认为,经过三年的阵痛期调整,重庆啤酒的春天真的来了。根据重庆啤酒2018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营业收入为8.12亿元,同比增长10.37%;净利润为8596万元,同比增长56.95%。

  展望2018年,重庆啤酒方面认为,以量为导向、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啤酒市场的基础没有变,消费升级将推动行业升级,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依据良好的产品组合与高端化发展策略,公司仍然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为此,重庆啤酒2018年计划实现啤酒产销量92.34万千升,实现税后净收入30.57亿元。

  从数据上来看,似乎重庆啤酒的春天真的来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重庆啤酒面临着日益激励的竞争环境,外部有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等众多对手,内部又有乐堡、嘉士伯啤酒等子品牌。要想在竞争中突出重围,重庆啤酒依然压力重重。

  据了解,在2013年对重庆啤酒要约收购时,嘉士伯承诺在要约收购后的4-7年时间里,按照上市方式彻底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并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可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四年半,距离嘉士伯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时间还有两年半。接下来公司何时能够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如何解决?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对此,公司并未作答。■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