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大涨18%,仁会生物说要摘牌成利好?

  万万没想到,熊市里,"摘牌"成了利好消息

  新三板公司摘牌日渐常态化,有人调侃,现在好公司摘牌、大小股东撕逼不稀奇,好公司来挂牌才是新闻。

  仁会生物(830931.OC)的摘牌剧情,却没有按正常套路出牌。5月28日,公司宣布摘牌计划,即放弃了"三+H"这个选项。

  而今日开盘后,仁会生物买盘强势,股价持续上扬,盘中最高涨幅近30%,最终19.64元/股收盘,大涨17.60%。

  要知道,这是仁会生物做市3年以来,单日第二大涨幅。而引爆股价的却是摘牌的消息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仁会生物赴港上市的预期。港股偏爱医药板块,加上港交所大力招揽生物科技公司,选择港股也不难理解。

  "三+H"火热,已经有5家新三板公司宣布计划发行H股。此前,成大生物公告后的次日,股价上涨7.82%,而仁会生物是否会选择港股还是未知数,股价便暴涨17.6%。

  这年头,摘牌成了巨大利好?

  新三板未来要服务新经济企业,就需要让它们看到希望。新三板之于仁会生物这样的公司,市场的"土壤"培育功能发挥得很好,接下来,就应该让它们愿意留在新三板绽放

  /01/

  昨天公告要摘牌,今天股价大涨18%

  仁会生物(830931.OC)是一家创新药公司,主要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 "通用名"贝那鲁肽注射液",俗称"谊生泰"。2014年8月便挂牌新三板。

  2015年3月26日,仁会生物开始做市,做市以来成交活跃,目前拥有400户股东,6家做市商。截至今天收盘,市值为31.81亿元。

  今日仁会生物成交19万股,是近一个月来单天最大成交量;今天股价涨幅也是做市3年以来,单日第二大涨幅。

  上一次还是在2015年7月10日,股价接连暴跌之后的回升,单天涨幅49.75%。

  "今天买的,应当都是赌仁会生物去香港上市吧",南山资本创始人周运南表示,"有大股东回购这个可能,仁会生物摘牌是按不低于成本价回购,有保底不亏的心理。但我感觉更多的还是在搏未来境外上市的预期。"

  港交所为了吸引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改革不断,既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又允许同股不同权,还组织了一场针对生物科技公司的大型交流峰会,有上百家机构和公司参加。在系列改革下,今年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涨。

  而为了更好服务市场、满足不同企业对于多地上市的需求,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正式牵手港交所,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新三板公司可同时申请发行H股,实现两地挂牌。

  "三+H"推出一个月以来,已有5家新三板公司宣布计划发行H股。

  仁会生物董事长桑会庆此前也公开对港股市场示好,"生物技术公司比较容易缺钱,对资金需求比较大,如果没有长期持续、有实力的资本投入的话,发展是会受到限制的。所以港交所新政对新三板挂牌生物技术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

  5月22日,仁会生物还终止了期权激励计划,当时市场认为,仁会生物也要加入"三+H"大军了。因为君实生物(833330.OC)宣布计划发行H股的同时,终止了正在进行中的定增,有分析称此举是为加快港股上市进程。

  而现在,摘牌就意味着仁会生物放弃了"三+H"这个选项。有市场人士猜测,仁会生物或是希望以搭建红筹的形式赴港上市。"搭红筹去港股可以实现全流通,这一点'三+H'无法实现,真有企业摘牌去香港也很正常。"

  "但仁会生物摘牌,对新三板来说可不算是一个好信号。"

  /02/

  挂牌4年融资4亿,药研发完成了,公司却要走了

  仁会生物是新三板知名的创新药公司,也是新三板扶持、培育创新型公司的典型。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特征,在研发阶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无盈利,盈利之后企业将出现非线性爆发性增长,其高风险高回报特性决定了主要依赖股权融资。

  自2000年成立初期,仁会生物便投身于糖尿病药物的研发,连年亏损,2014年挂牌时营收尚为零。

  因为盈利的严格限制,仁会生物不可能实现A股IPO,当时只能搭建红筹架构去美国上市或者在新三板挂牌。2014年,公司选择了挂牌新三板,也享受了新三板的红利。

  挂牌之时,新三板市场火热,2015年仁会生物完成4轮融资,融资4亿元,85%的募资用于扩产项目和研发,推动了企业的持续研发突破。

  "如果没有新三板,我们现在可能还会受制于资金不足而畏手畏脚。"桑会庆2015年曾这样说。

  而在新三板的陪伴下,去年2月,仁会生物的"谊生泰"问世,2017年实现营收1368万元。年报显示,到2017年年底,"谊生泰"营销团队已扩充至200人左右,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也已经铺开。

  但公司的未来如何,都将不属于新三板。

  /03/

  创新型公司大量出走,新三板差异化制度供给刻不容缓

  "新三板现在11300多家企业中,有70%以上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这是新三板将来主要服务的对象。"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北京2018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

  实际上,新经济产业已利用新三板市场制度获得跨越式发展。据股转统计,创新层共有生物医药新经济企业31家,其中30家获得过股票融资,平均融资金额2.03亿元。

  但东方略已从新三板摘牌,仁会生物也要走,"这些企业的流失,意味着新三板的培育功能、市场吸引力在大幅下降,这显然需要引起重视。"某市场人士表示。

  5月28日,仁会生物宣布摘牌,华强方特(834793.OC)宣布开始IPO辅导。

  5月29日,仁会生物股价暴涨17.6%,华强方特股价大涨7.49%,"摘牌成了利好"市场传出这样的声音。

  而在这背后,是这类公司在新三板没有得到期望的差异化制度供给

  2015年华强方特挂牌新三板,完成融资26.99亿元,最新市值131亿元。2017年中,公司董秘办相关人士还对媒体表示,"目前公司在新三板发展还不错,转板尚无时间表",如今却开启了二次冲A进程。

  新三板未来要服务新经济企业,就需要让它们看到希望。新三板之于仁会生物、华强方特这样的公司,市场的"土壤"培育功能发挥得很好,接下来就应该让它们愿意留在新三板绽放。

  "新三板必须要有一个很大的精选层预期。"周运南表示,"当然这个顶层可以叫精选层,也可以叫发行层,或者其他名称,这个层里面要赋予更多的好处,未来优质企业才有可能在新三板绽放。"

  股转显然也已意识到此问题,昨日隋强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的分层工作与市场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还需继续完善。下一步股转将按照精细化分层的思路,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包括交易制度、投资者适当性、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

  不仅如此,进入2018年以来,推进"三+H"、部门架构大调整、与贸仲委合作共建市场纠纷解决机制,股转改革动作不断。

  "股转公司对于如何提高对企业、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服务一直在内部酝酿。"某接近监管层的市场人士对读懂君表示。《股转求变!》

  期待市场的进一步改革。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