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黄文涛:地方新增债开闸 供给冲击将至

  事件:5月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018〕61号,后文称《意见》),为2018年地方新增债发行启动信号。

  简评:地方新增债开闸,供给冲击将至

  地方债供给高峰将至。由于2018年是债务置换最后一年,年初以来财政部加大了债务置换工作的推进,两会后地方新增债发行工作相应延迟。根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中,地方一般债(赤字)规模8300亿元,地方专项债规模13500亿元。随着《意见》发布,预计地方新增债发行将快速展开。《意见》规定,“对于公开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每季度发行量原则上控制在本地区全年公开发行债券规模的30%以内(按季累计计算)”,但由于1-4月共开发行的债券全部为置换债,在加入新增债后,接下来地方债发行规模将大增,以加快受前期拖累的节奏;此外,为配合新增债发行,未来置换债定向发行比重将增加。我们初步预计二季度地方新增债供给将达到6000亿元,二季度整体地方债(置换债+新增债)供给将达到1.8-1.9万亿。

  超长期地方债即将亮相,地方债期限结构更加丰富。《意见》“对公开发行的一般债券,增加2年、15年、20年期限;对公开发行的普通专项债券,增加15年、20年期限”,超长期地方债即将亮相。《意见》同时规定“公开发行的10年期以上(不含10年期)一般债券/普通专项债发行总规模,不得超过全年公开发行2年期以下(含2年期)一般债券/普通专项债规模”,这也大大约束了超长期地方债比重。从过去地方债发行情况来看,发行期限越长,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国债利率差值越高,发行成本也将约束超长期地方债发行热度。目前地方债发行期限仍集中于3年、5年和7年,2年及以下品种极少,超长期地方债推出难以改变现有地方债发行期限格局。

  地方政府债信息披露机制更加完善。《意见》要求“对于一般债券,地方财政部门应当重点披露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债务风险等财政经济信息”,“对于专项债券,应当重点披露本地区及使用债券资金相关地区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专项债务风险等财政经济信息”。地方债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投资者更好的把握各省市经济状况。

  对债市而言,地方新增债启动将大幅改变债市供需格局。一方面地方债庞大净融资压力对资金面压力形成压力,同时银行为承接地方债也将削减非地方债配置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债券供给增加,配置型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力将放大,一级市场发行对二级市场交易的影响也随之加深。

  对于后市判断,当前收益率已经回到2017年10月前债市相持阶段水平,随着供给高峰来临,加上近期增长预期好转,收益率存在向上调整压力。二季度债市多空因素交织,也奠定的新一轮相持阶段的基础。全年来看,经济下行趋势确定,短期内债市调整同时不必悲观,在央行货币政策放松以及融资内生需求回落的支撑下,债券交易性机会仍然存在。

关键词阅读:地方债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