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老兵的反思:集合竞价到来,再不改就被革命了!

  “改革最好的氛围就是痛苦。”

  坐在读懂君面前,Q先生告诉读懂君,政策低于预期,他很开心。

  Q先生是一家券商的做市负责人。集合竞价来了,最近他一直在反思,到底应该为哪些企业做市?该如何做市?

  “做市商不能混‘大锅饭’,次优的公司才需要服务。”这是他的回答。

  “或许,做市商是时候进行一场自我革命了。

  /01/

  改革最好的氛围就是痛苦

  大家都觉得这次政策低于预期,创新层没什么意思,我觉得非常好。改革最好的氛围就是痛苦,大家觉得依然很痛,改革就能成功;如果大家觉得很爽,改革一定失败。

  若参与者普遍受益,政策也将失去意义,政策本身就是要体现差异化。

  创新层企业信披从严,各项制度向主板靠拢,是好事。作为投资人,投资最怕买到假东西,好处未来一定会在估值和交易上有所体现。创新层集合竞价,十二秒揭示一次行情,一个小时撮合一次,现在做市的股票一天能有五次成交吗?但有了集合竞价就有一个公允的定价。

  可以想象,成交活跃的股票会引起一批人关注,股转也会看,五次当中有几次成交?怎么成交?不成交的单是怎么挂?有的撮合五次明显不够,有的明显多了,这就会形成差异。

  创新层一定会有很多成交五次,行情揭示也很火,同时信披达标,季报环比增长,财务数据各方面都OK的票,它的估值毫无疑问是要往上走。

  以前,做市商确实有做得不好、不合理的地方,是一个群体现象。比如,做市商自己报开盘价,几千股就能把股价砸下来,显然不合适。现在有了新政策,就看企业会不会用了。

  而做市商应该要想,集合竞价来了,我们到底应该为哪些企业做市?该如何做市?

  /02/

  做市商不能混“大锅饭”,次优的公司才需要服务

  做市商不要去干别人都能干的事。作为一个专业的定价机构,就应当为那些新兴的、细分的、主板没有的、投资者不会估值的股票去做市,这才能体现专业性。

  华强方特、成大生物这些企业需要你定价吗?公司业绩透明,规模又大,无论用现金流法、相对、绝对各种方法估值,大家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有做市商没做市商一个样。

  反而像神州优车这种企业需要做市商,新模式,A股没有对标,对标的在国外,做市商应该想这样的股票该怎么估值。

  神州优车是新三板最值得称道的案子之一。当时,很多做市商去了神州优车,有人认为亏损企业,做市商不能投;有人说这个模式好。差异化就出来了,这就是市场。神州是中金的项目,后来做项目的人去了神州做CFO。我特别希望越来越多神州这样的公司出现,由做市商定价,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而且,你看中金的几个大票都是这种特点,它选择的不全是新兴公司,也有传统的,比如合全药业。

  合全药业是做CRO的,主板有很多标的。它协议转让的价格和做市商的价格基本无差,大家都拿不到便宜的价格,说明很透明,它值多少钱大家都知道,人家不会给做市商降价。

  做市交易是新三板区别于主板,特有的交易方式。逻辑上,这个特有的交易方式要服务大头的企业。若是服务于高大上、Pre-IPO、少数的“大白马“,券商的专业性无从体现。

  所以,竞价和做市,要提供差异化服务,根据企业估值容易程度把不同企业区别开来,把较易定价的企业交给市场和投资者定价,而较难定价、需要背书的企业的估值交由专业的券商来完成。相对于创新层的集合竞价,最优是竞价,次优是做市。

  做市商总说好企业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什么“破烂玩意”。要知道,需要服务的企业永远是次优的,最优自己能服务好自己。我观察到,有相当一批基础层的公司需要做市商提供服务,但做市商看不上。你去问几千万收入、几百万利润,所有人认为次优的公司,要不要做市,要不要定增?要啊,welcome。

  “兄弟来吧,我给你5倍!”

  “你干嘛的?”

  “卖皮鞋的。”

  它们融不到资,当然希望做市商来背书,这也考量做市商的眼光。

  做市商应该去争做这件事,而不是去吃“大锅饭”。几十个做市商围着一只票,真出现大宗增减持,到底谁做主?有买单都躲着,有卖单砸也不愿意接。

  /03/

  做市商就是新财富的头牌,要为定价负责

  没有流动性,大家都想挣成长的钱,挣一二级估值价差。但价差为什么要给你,价格定的好才行。

  做市商定价是系统工程,要去尽调、去跟投资人沟通了解情况,开盘之后就要对自己的定价负责。如果开盘有人买,股价涨上去了,有人卖你接不接,不接几千股就把股价砸下来了。你对自己定出的价到底有没有信心?

  做市商扮演的角色,可以简单理解为新财富的头牌,各个行业的头牌。有定价权,出份报告说股价多少,就能涨到那个位置。

  当然,每个券商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真正报价公允的也就30%。决定价格不公允的原因有几种:没有流动性的情况下,头寸大,价格肯定扭曲;信息不对称,价格扭曲;还有维护市值。

  所以,做市商必须要撑住自己的定价,撑得住说明价格公允,否则就不要去给人家做市,让它去竞价撮合挺好的。

  做市圈里有多少正经投行能力过硬、投资水平高的人?主力都是88到91年的,从业一到三年的。做市指数跌这么惨,说实在的,大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当初多少做市商去捧企业,给20倍、30倍。

  大家都在上学,交学费,最后各有所得,涨了本事。要清楚本事到底为谁服务,龙头也不是你的菜,人家不会鸟你,自有保荐人去争抢。

  做市指数从那么高跌到那么低,交易量从那么大降到这么小的原因,是大家要不停地思考的问题。

  都喊着降门槛,降门槛就好了?韭菜来了,哥几个割一把走了。然后呢,出了事抓起来吗?这不符合习大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04/

  做市商的自我革命

  当初我们牛逼哄哄,说做市优于协议。现在有了集合竞价,做市商就得革自己的命,老老实实去做好服务,别总想着套利的事。否则,企业让你做不做市有什么区别?拿做市商的钱和投资人的钱有什么不同?

  比较理想的是,Pre-A轮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笔钱拿应该做市商的。企业第一笔钱拿做市商的,找做市商定价,定完之后,随着基本面的变化,股价有了反应。公司新的融资能以做市价为参考,就是较公允的定价。

  帮企业定价后,给它辅导、规划,企业成功地通过市场化方式融到了钱,股价也OK,最后送上IPO或并购,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随着改革推进,做市商的牌照给谁不重要,因为做市真的会换一批人。这个市场上真正想做好业务,做出水平来的就是那么一堆稳定的人,他们到哪这个业务就能到哪。

  大批做市商会回归主业,一些人路径依赖,吃惯了一二级差的人会走,换一批人进来,得想办法处置、盘活存量资产。到时会有一批做市商主导资源对接业务,包括投行、销售等;另外会有一部分做不下去的,收缩甚至砍掉做市业务。

  未来的做市商应是专业服务提供商,包括销售、交易、投资、投行。销售出资源,交易出定价,投资出资金,投行出技术,我能干的我干,不能干的去整合,企业缺啥就给啥。

  所以,做市业务是券商里最综合的业务。不懂投行怎么做,不懂投资怎么做。拿着资本金干着投行的事,组织着交易,做市人很辛苦。但真正做好市,价值并不比保荐人小,这些企业都是小白鼠,嗷嗷待哺。

  人都有成就感,谁不想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谈了这么多梦想,今年我还是要把资产管理好,做库存做周转,加大投入都是美好的想法。

  牛市有牛市的压力,熊市有熊市的压力,只有痛苦才会有重生。如果每天都是喝酒吃肉,那就完蛋了。

  现在的氛围还不错,大家正好静下来多思考、多干实事,慢慢你们就会发现,我的很多兄弟券商开始真心为企业服务了,帮助它们做并购、产业整合,甚至帮助一些优秀企业跨境IPO……

  所谓国富民强,国运现在往上走,所有参与这个局的人都要力争上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